勿相离

繁体版 简体版
勿相离 > 穿越北宋: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> 第342章 珊瑚迷阵与潮汐玄机

第342章 珊瑚迷阵与潮汐玄机

船帆带着红树林的湿气继续南行,甲板上未干的泥浆在日光下龟裂成蛛网,恰似昨日火山口的裂缝。!q~i_u?s*h¨u,b.a+n/g_.,m^e*宝儿用象牙梳将被海风打乱的发丝别在耳后,梳子齿间还缠着几根红褐色的气根纤维 —— 那是哈桑特意留作标本的,纤维在阳光下泛着半透明的光泽,韧性竟比得上最上等的蚕丝。海水已从褐红变回澄澈的靛蓝,能见度极好,船舷边能看见成群的鹦鹉鱼,鳞片在水中折射出七彩光斑,与珊瑚礁的倒影交相辉映,仿佛水底铺着一匹流动的锦缎。

“夫人,测深绳探不到底了。” 年轻船员的声音带着困惑,他手中的麻绳垂入水中,末端的铅锤却迟迟不着底。哈桑接过绳头掂量,铅锤的重量明显沉了几分,凑近细看才发现,锤身裹着一层细密的石灰质,如同穿了件白色铠甲 —— 那是被珊瑚虫分泌的钙质包裹的痕迹,说明此处海域已接近珊瑚礁群,只是这些微型生物在水下构建的 “城墙”,远比海图标注的范围更广。

正午的阳光直射海面,将海水晒得发烫。甲板上的铜锅开始蒸腾水汽,锅里熬着的淡水混着几片薄荷,是为防备船员中暑准备的。突然,了望手在桅杆上大喊:“前方海面有彩色的光!” 众人望去,只见海水下浮现出大片斑斓的色块,红的像玛瑙,粉的似桃花,紫的如葡萄,随着船身移动不断变幻形状,宛如一幅被风吹动的织锦。

“是珊瑚虫的杰作。” 曾随商船去过西沙的老水手解释道,他的手掌在晒得黝黑的脸上抹了把汗,“这些小东西能造出比城墙还硬的礁石,只是每年都在长,海图上的标记早就不准了。/我_的¨书`城\ ·已/发+布`最!新~章^节~” 他的话未落,船身突然剧烈颠簸,像是撞上了隐形的暗礁,舱底传来 “咔嚓” 的脆响,吓得众人脸色煞白。

哈桑趴在船舷边查看,发现船底擦过一片浅滩,滩上的珊瑚枝被撞断,白色的断口在水中缓缓渗出乳状液体,与红树林气根的汁液颇为相似。更令人心惊的是,这些珊瑚的形状竟异常规整,有的呈柱状,有的如板状,交错排列形成天然的迷宫,船桨划动时,常被突然冒出的珊瑚枝挂住,发出刺耳的摩擦声,仿佛有无数只手在水下拉扯。

“这哪是珊瑚礁,分明是座水下城池。” 陈阿公蹲在甲板上,用炭笔在木板上画出礁石的分布,“您看这些珊瑚柱的间距,差不多能过一艘小船,倒像是特意留的通道。” 宝儿对比海图上的标注,发现百年前的航道已被珊瑚完全封堵,新的缝隙却在别处悄然形成 —— 这些微小的生物,正以人类难以察觉的速度,重塑着海底的地形。

午后的海面突然起了变化。原本平静的海水开始出现诡异的漩涡,直径不过丈许,却转得极快,漩涡中心泛着白色的泡沫,将附近的珊瑚碎块卷入其中,旋转成一个个彩色的圆环。更奇怪的是,漩涡出现的位置毫无规律,有时在船左,有时在船右,仿佛水下有双无形的手在搅动。

“是潮汐在搞鬼。¨小/说-宅- ,免*费_阅/读′” 宝儿盯着漩涡的运动轨迹,突然想起老舵手关于火山岛怪潮的说法,“此处海域浅,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会让海水来回冲刷珊瑚礁,形成这些小漩涡。” 她让人在船尾系上一只空陶罐,罐子随着水流摆动,指向的方向竟与漩涡旋转的中心完全一致,“跟着陶罐的方向走,就能避开漩涡。”

船队按陶罐指引穿行时,珊瑚礁的形状愈发奇特。有的珊瑚长成鹿角状,枝桠锋利如刀;有的盘成圆盘形,表面光滑如镜;还有的堆叠成塔状,顶端离水面仅尺许,船帆几乎要擦着它们驶过。阳光透过海水照在这些 “建筑” 上,在船板投下晃动的阴影,恰似无数鬼怪的剪影,引得年轻船员频频回头,手中的船桨握得发白。

黄昏时分,海风突然转向,从东南方吹来带着咸腥味的气流。海水开始快速上涨,原本裸露的珊瑚礁被迅速淹没,只在水面留下细碎的泡沫。哈桑突然指着船舷边,声音里带着惊讶:“珊瑚虫在发光!” 只见那些微小的生物在暮色中亮起幽蓝的光点,沿着礁石的轮廓组成蜿蜒的光带,宛如为船队铺设的蓝色航线。

“这是它们在保护自己。” 宝儿想起《海错图》里的记载,指尖轻轻点在船舷的铜环上,“天黑后,鱼群会来啃食珊瑚,这些光点是用来吓退天敌的。” 她让人取出几盏油灯,在船头点亮,灯光与珊瑚的蓝光在水面交织,竟形成奇妙的共鸣 —— 鱼群果然被这混合光惊扰,纷纷潜入深水,留下清澈的航道。

夜幕降临时,新的危机悄然降临。海水涨潮的速度远超预期,原本宽阔的水道被珊瑚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