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相离

繁体版 简体版
勿相离 > 大案要案详情录 > 第77章 中国"第一毒村"博社村覆灭案

第77章 中国"第一毒村"博社村覆灭案

一、血色黎明:雷霆扫毒行动始末

1.1 千钧一发:抓捕蔡东家

2013年12月28日深夜,惠州某酒店沐足中心内,几名男子围坐在一起,神色凝重地低声交谈着。?咸~鱼!看*书-罔. `最`鑫′蟑/劫·哽+歆~筷-为首的中年男子正是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 党 支部 书 记、汕尾和陆丰 两级 人 大 代表 蔡东家。此刻,他正带着40万元现金,试图通过惠州民警王某军"捞"出因制贩毒被抓的堂弟蔡良火。然而,蔡东家不知道的是,一张无形的大网己经悄然向他收紧。

凌晨时分,随着广东省副省 长、公安厅 厅 长 李春生一声令下,一场代号"雷霆扫毒"的大规模缉毒行动正式展开。3000多名全副武装的公安、武警和边防警力,组成109个抓捕小组,配备570余辆警车、军车和2架警用首升机,如潮水般向博社村涌去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针对单个村庄开展的规模最大的扫毒行动。

与此同时,在惠州的蔡东家也被专案组民警一举擒获。失去了"保护伞"的博社村,这个曾被称为"中国第一毒村"的制毒堡垒,即将迎来它的末日。

1.2 海陆空立体围剿

2013年12月29日凌晨3点40分,博社村上空响起了首升机的轰鸣声,海面上边防快艇迅速到位,村周围布满了荷枪实弹的警力。这场精心策划的行动采用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防控网,彻底切断了博社村的所有逃路。

行动开始后,警方发现村内防御严密,不仅有明哨暗哨,还在交通要道设有探风点。每当有陌生人进入村庄,或者警方的车队出现在村口,村里的摩托车队便会第一时间出现,发出信号,制毒分子会迅速撤离窝点,将重要设备和原料藏匿起来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村民们还在村道上放置了布满铁钉的钉板,阻挡警方车辆前进,而村里的房屋顶上则会飞出大量的石块和砖头,砸向进村的警察。

面对这些阻碍,警方迅速采取行动。特警们手持盾牌和武器,快速冲破一道道障碍,突入制毒现场。那些平日里隐蔽在村庄深处的制毒设备和原料这一次无所遁形,制毒的仓库、地下工厂逐一被查获。警察们戴着防毒面具,仔细搜查每一个房间、每一个角落,确保没有任何遗漏。

1.3 惊人战果:摧毁"毒品帝国"

随着抓捕行动的深入,警方不断在村内发现大量的制毒原料和成品。冰毒原料堆积如山,一袋袋化学品和粉末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仓库里,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味道。执法人员逐一清点和封存,将这些危险品集中处理。

这次行动共缴获了2925公斤冰毒和260公斤K粉,这些毒品原料足以让整个村庄的非法经济体系彻底崩溃。此外,警方还查获了23吨制毒原料、9支枪支、62发子弹和1枚手雷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警方还在村内发现了一个炸药制造窝点,这意味着博社村的犯罪活动己经不仅仅局限于制毒贩毒,还涉及到了武器制造。

在村民家中,警方还发现了各种刀具、弓弩和大量子弹,这些都是村民用来保护毒品生意的工具。现场的缴获物品堆积如山,场面触目惊心。整个行动持续了整整12个小时,警察们在村内连续作战,搜查、抓捕、清点、封锁。随着最后一个制毒窝点被端掉,村中的毒品网络也被彻底摧毁。

二、毒品王国:博社村的制毒往事

2.1 渔村蜕变:从贫穷到"繁荣"

博社村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甲西镇,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海边村落。这个村庄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渔村,全村一万多人,几乎都姓蔡,宗族观念十分浓厚。然而,自上世纪90年代起,这个村庄却陷入了毒品泛滥的漩涡。

1993年,蔡东家通过村民推选,成为了当地的治保会主任,正式走上政治道路。最初担任治保会的几年,蔡东家兢兢业业,严于律己,从未有出格的行为。然而,1996年的一次意外,彻底改变了蔡东家的人生轨迹,也将博社村推向了罪恶的深渊。

这一年,博社村的一位村民带着自己的两个朋友找到了蔡东家,希望能够在博社村制作一批"石膏粉"。村民解释说,自己的朋友想通过石膏粉发家致富却不想缴纳税款,因此需要在偏僻的山村内秘密进行,而博社村便是最好的选择。同时他还承诺,如果石膏粉顺利完成,将会给蔡东家提供30万元的报酬。

最初蔡东家对此事十分怀疑,生怕其中存在着猫腻。然而村民不断游说,蔡东家原本坚定的内心也开始动摇。在此之前,自己花费一年的时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